亮点5
“广东服务”要走向全国
在《规划》中,明确提出实施生产服务品牌发展战略,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加大政府引导和支持力度,支持现有生产服务业企业创建品牌,对获得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的生产服务业企业给予奖励。鼓励生产服务业企业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对生产服务领域的省级名牌服务、著名商标的评选工作,打造一批服务水平高、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广东生产服务”品牌。
对此,李冠霖也认为,广东“很低调”,真正“叫得响、有影响力的品牌很少,一定要让广东生产服务这个概念走向全国”。
亮点6
区域合作坚持错位发展
记者注意到,《规划》中提出通过资本合作、品牌共享、技术交流、管理借鉴、网络互通等途径,加强生产服务业的粤港澳台及国际合作,积极对接港澳台生产服务业,承接国际生产服务业转移,提高生产服务业国际化程度,促进广东省生产服务业水平的迅速提升;实施生产服务业“走出去”战略,加强海外的营销、物流、信息、金融、商务等生产服务网络建设,为广东省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这是一个资源整合的过程。”李冠霖认为,广东与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应错位发展,各展所长。另外,“中国的生产服务企业还要走出国门”。
现状
1.“十一五”时期,全省生产服务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568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2551亿元,年均增长17.2%;总量翻了一番,规模居全国前列。
2.生产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005年的26.1%上升至2010年的27.2%,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从2005年的59%上升到2010年的60.6%。
3.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新兴生产服务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传统生产服务业,生产服务业逐渐由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为主。
4.研发设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商务会展、文化创意等生产服务新业态快速成长,成为生产服务业重要的新增长点。
5.生产服务的社会需求快速增长,制造业外包服务趋势日趋明显,生产服务企业快速成长,龙头企业崭露头角。
6.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步伐加快,生产服务加速向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渗透,制造业服务化与服务业制造化相互促进,信息服务与高技术产品相互渗透融合,广东商品国际采购中心等一批“两业融合”的共性服务平台逐步成型。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
2025CICEE长沙工程机械展专题
bauma CHINA 2024上海宝马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