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业严冬还没过去
当前,全球船舶制造业正遭遇严冬,但是行业冷热不均现象明显,有的企业风光无限,有的企业却嗷嗷待哺。
中国熔盛重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发布了2011年年报。熔盛重工去年营收159亿元人民币,同比(较上年)增25.6%,年度新增订单位列中国第一、全球第三。其中,造船收入153.7亿元,同比增29.8%;动力工程收入同比增201.6%。
尽管去年全球新增造船订单同比下降54.6%,中国新订单下降58.3%。
对造船行业来说,大企业和小企业的两极分化越来越厉害。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新承接船舶订单362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1.9%。统计范围内约有1/3的企业没有接到订单,重点监测的43家船舶企业中也有2家没有接到订单。
因造船完工量已连续12个月超过同期新接订单量,企业手持船舶订单量逐月下降。缺少订单,将使部分企业陷入开工任务不足的困境,个别企业甚至2012年第一季度已无开工船舶。
熔盛重工总裁陈强认为,船舶市场呈现明显的需求结构变化,除了液化天然气船(LNG船)、大型海工装备等市场活跃外,符合国际造船新标准、新规范要求的新船型更被船东看好。未来将重点关注高附加值船型和低营运成本的绿色环保船型。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预测,2012年世界新船订造量为7000万~8000万载重吨,造船完工量约1.5亿载重吨,供需失衡将更严重甚至可能恶化。新船价格或续降,但万箱级集装箱船、LNG船等船型的价格有望保持相对稳定。
全球造船业的寒冬还要持续两三年的时间。每一次危机都是一次机遇,每一次挑战都是一次考验,中国造船业有信心有能力应对世界造船业复杂多变的形势,顺势而为,长风破浪,一往无前。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
2025CICEE长沙工程机械展专题
bauma CHINA 2024上海宝马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