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利最大(官方)网站

关键字: 热门搜索: 起重机 | 挖掘机 | 装载机 | 泵机 | 压路机
您当前的位置: 永利最大(官方)网站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中国造船业光荣与梦想
tcsti.cn   2012-05-19  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导读:  世界造船形成新格局。随着国际船舶市场需求高峰的出现,世界船舶工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主要造船国家之间竞争实力的对比也在发生重要变化,中、日、韩三足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从2001年到2006年, ...

  全球造船业发展格局

  及中国造船业现状

  2011年1~2月,我国新承接船舶订单量82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4.3%;截止到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19466万载重吨;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0.8%、63.4%和41.9%。

  如何实现质的飞跃,做强中国造船业,仍然是摆在中国造船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转移

  根据外国媒体的统计,目前世界船舶建造订单吨位总和为3.563亿吨,中国造船厂占世界水上运输设备建造总量的69.4%,韩国仅占23%;而在新得到的造船合同规模方面,中国造船厂的新订单规模也居全球首位。

  2008年9月份以前的6年时间里,世界造船业处于一轮上升繁荣阶段,全球新船订单量由2003年的3500万载重吨迅速增长到2008年的25000万载重吨;2008年9月以来,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造船业进入了低迷期,2009年全球新船订单量仅为1149万载重吨,还不到2003年的一半。

  这次造船业的萧条加速了世界造船中心向中国转移的速度。

  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曹友生说,目前全球船市主要是韩国、中国、日本格局,但在整体竞争水平和实力方面,中国造船业还有待加强。

  中科院院士杨槱曾指出,中国造船业的现状依然主要靠低成本优势取得订单,配套设施大多依靠国外进口,这些设施的国内研制生产尚处于初级阶段。

  转型

  据统计:2010年全球造船合同撤单量为579艘,合计2062万GT。其中,三大主要造船国撤单量分别是:韩国230艘、918万GT;中国172艘、689万GT;日本32艘117万GT。就船型分类,其中290艘为散货船,约占撤单总量的60%(合计1286万GT);140艘为油轮,约占撤单总量的20%(合计441万GT);11艘汽车运输船(合计51万GT);52艘集装箱船(合计212万GT);4艘LPG船(合计2万GT)。

  从数据可以看出,在未来船舶市场,曾占主导地位的散货船可能不再是主流,而中小船型散货船可能是下一阶段市场需求重点;随着世界炼油能力增长和布局的改变,全球成品油船,特别是大型成品油船需求相对活跃;同时,集装箱船市场的发展下步也被看好,目前集装箱船新造船市场询价已趋于活跃。

  而中国造船业相对擅长的恰恰是散货船。中国船舶从产品设计到制造技术水平仍相对落后,资源利用率偏低,离造船强国的目标还相距甚远。因此,中国船舶工业正在面临一个发展模式转型的过程,建设资源节约型、复合低碳经济要求的船舶工业迫在眉睫。

  2011年以来,全球新造船市场散货船和油船订单呈下降趋势,集装箱船和海工船订单则与此相反不断上升,由此反映出当前造船市场最新趋势所在。

  据了解,在舟山的大型修造船企业,高附加值的特种船的比例明显提高。舟山船企目前在建船型有10余种,产品逐步向大型化和高技术船型拓展。

  拓展

  造船是一个高风险的“中间产业”,在国民经济116个产业序列中,其产业链涉及97个行业,其影响力系数居前十名。而一些不确定的外部因素,如国际市场的周期性波动、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都可能对中国造船业形成挑战。专家表示,造船企业只有练好内功才可能抵御风险。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船舶市场迅速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换,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新船订单向优势企业集中。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1年1~2月,重点监测企业承接新船订单量占全国总量的86.5%,其中两大船舶集团公司共承接船舶订单363万载重吨,其他重点监测企业承接船舶订单369万载重吨。

  由于市场资源有限,撤单、改型和延期交船等现象不断涌现,各国造船企业的发展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曾连续7年位居世界造船大国第一的韩国,造船企业开始根据各自的发展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调整发展战略及投资项目。

  交通运输部制定了内河水运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规划要求:一是到2015年,力争全国内河高等级航道达标里程比“十一五”末增加3000公里。二是港口吞吐能力增加13亿吨,并提高港区的规范化、规模化、现代化、专业化。三是船舶平均吨位提高67%。即从“十一五”末的全国内河船舶平均吨位450吨,提高到“十二五”末的船舶平均吨位800吨左右。四是单位运输成本较2010年降低10%。这为我国造船业发展提供了良好依据。

来源:厂长经理日报    打 印    关 闭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更多>>专题推荐
关于6300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信息 | 法律顾问
客户服务:6300@tcsti.cn 服务热线:0754-88363699 商事QQ:1594591502
工程机械信息网 Copyright[c]1999-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市九鼎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关闭

最大188BET体育(官方)网站/网页版登录入口/手机版登录入口-最新版(已更新) 188BET权威足球(官方)网站/网页版登录入口/手机版登录入口-最新版(已更新) 188BET最新知名盘口(官方)网站/网页版登录入口/手机版登录入口-最新版(已更新) 188BET最新网(官方)网站/网页版登录入口/手机版登录入口-最新版(已更新) 真钱网上博鱼直播(官方)网站/网页版登录入口/手机版登录入口-最新版(已更新) 腾曜集团十大网(官方)网站/网页版登录入口/手机版登录入口-最新版(已更新) 真人十大PM娱乐城网(官方)网站/网页版登录入口/手机版登录入口-最新版(已更新) 永利外围最新(官方)网站/网页版登录入口/手机版登录入口-最新版(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