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以为可以买来技术,买来之后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关锡友说,“就像是找媳妇过日子,光看着人家长得漂亮,娶回家后,主要是要能共同生活。”在关锡友看来,并购国外的优质企业,更多的可能是获得了对方的品牌和国际化渠道。
而随着壁垒的加剧,未来并购中的不确定性,更让国内机械行业无法将产业升级押宝于并购。
“高端不足,低端产品产能过剩”,这是中国机械工业产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如果并购无法达到提升技术、实现转型的目标,就只能把目光投向修内功上。
大而不强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自2011年3月份起,机械工业月度产值连续10个月超过1.3万亿元,其中12月份达到1.6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介绍说,在机械工业领域,英、德、日处于第一方阵,中国已经跃居第二方阵,“不但在世界上已经有比较高的地位”且与丹麦、比利时等互有长短。
但“中国机械工业的优势集中表现在量大面广上,表现在通用性比较强的中低端产品方面。”蔡惟慈说,在高端装备上,中国机械工业与世界第一方阵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这从中国机械工业进出口数据上可见一斑。
据蔡惟慈介绍,2011年,中国机械工业进出口总量达到了6000亿美元。其中贸易顺差124亿美元,主要体现在中低端产品和加工贸易产品(加工贸易产品有500多亿美元的顺差)。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的高档机床、高档轴承、液压件均严重依赖进口。缺乏高端装备产品,大而不强的局面严重制约了中国机械工业的发展。
在中国工程机械发展势头高涨的几年间,曾经发生过两家中国工程机械公司为了得到关键零部件产品,互相抬高价格的案例——最终付出了高出原来价格近一倍代价,让生产商坐享其成。这就是缺乏关键零部件,而被掌握技术制造商牵制所展现的一幕。
据行业内人士说,类似的事情屡有发生。一些关键零部件生产商甚至故意拖延时间,影响中国企业的出货。
打破掣肘
近年来,产业环境的变化,让机械行业正面临“前阻后追”的压力。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向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曲折而乏力,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正实施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国际市场竞争也正向高端化方向发展;新兴经济体正加速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这使得我国机械行业具有比较优势的中低端产品扩大出口难度增大。
“话语权、议价权的缺失,让我国机械工业提升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任务困难重重。”他说,而在国内,机械行业同样面临很多困难:机械产品需求总量增长趋缓,但对装备产品的水平及质量要求提高;国内市场国际化趋势明显,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要求紧迫;成本上升压力加大,行业利润空间被压缩;资源及环境约束趋于强化,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压力之下,“十二五”规划等系列政策成为提振中国机械工业发展的关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报告认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十二五”重点支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进一步带动机械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品结构升级进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展实体经济的导向,也有利于机械工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未来的发展。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
2025CICEE长沙工程机械展专题
bauma CHINA 2024上海宝马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