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丝佳的坚定打动了欧立,他默许了曾丝佳悄悄加入队伍。“也许女孩子会更细心些。” 欧立这样说服自己。
4月20日下午2点多,曾丝佳跟随4台挖掘机,2台服务车,赶往芦山县的指挥中心,与程吉军的先遣队伍会合。同行的操作手、服务工程师、后勤人员一共有13人。曾丝佳是队伍中唯一的女孩,且年龄最小。随后出发的,还有公司携带了矿泉水、大米、棉被的物资车辆。
从成都到芦山,原本3个多小时的车程,整整耗去了近10个小时,凌晨一点才抵达。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震区条件的艰苦还是让曾丝佳有些吃不消。
“晚上天冷,没有地方睡觉。” 在等待芦山县指挥中心下达任务的过程中,救援队伍就在指挥中心旁边,烧了堆篝火取暖,靠吃饼干等干粮充饥。
第一天没有睡好,但第二天早上,当得知三一的挖掘机将派出参加当地灾民安置点建设工作时,大家还是精神抖擞,投入作业。
与此同时,当了解到距离芦山30多公里的龙门镇受灾严重,目前大型救援物资车辆无法进入,救援力量薄弱时,挖机现场指挥程吉军决定赶往龙门镇,先将救援队员自备的物资发放给那里的受灾群众。
因道路不畅,救援小组人员携带部分物资先行,两台服务车殿后。“我们每个人肩上扛的、口袋里揣着的,都是灾区急需的矿泉水。”两个小时的脚程,负重前进,脚都磨出了血泡,曾丝佳没敢吭一声,生怕耽误了大家的行程,耽误救援。路途一辆救援车摇下车窗,对三一的救援人员竖起了大拇指,在曾丝佳心里,这是她支撑下去的动力。
“龙门镇95%的房屋倒塌,灾情严重,沿路我们看到有人举着写有‘缺水、缺粮’字样的木板。” 曾思佳觉得一阵心酸。在龙门镇,三一的服务车一停,立即有不少群众围拢过来。组织好人员,打开车尾箱,曾丝佳和救援小组一起,将物资分发给群众,并挨家挨户了解他们当下最急需的物品。
4月22日中午,三一的大型物资车辆突破各种困难,进入震区。曾丝佳与三名同事将物资装入服务车,再次赶往龙门镇发送。一位50多岁的老大娘对她连声说谢谢。
三天时间,72小时,曾丝佳几乎没怎么合眼。每天晚上,她就与6个男同事一起挤在一辆服务车内休息。没有水刷牙、洗脸、洗澡,她的眼睛因佩戴隐形眼镜无法清洗而发了炎,却轻伤不下火线。
直到22日晚上,接到集团指挥部命令,作为受伤救援人员,她被要求强制休息、施行轮换作业,她才与3名同事依依不舍离开芦山返回成都。而新一批救援人员也将顶上去,接替他们的工作。
经历两次大地震, 90后女孩曾丝佳似乎比其他同龄女孩多了一份成熟。“对生命我有了新的定义,对身边人更多了一份珍惜。”
回忆起在灾区的日子,她还是有一阵后怕。震区余震不断,上厕所时,一大块砖头就从她头顶砸了下来。“我要是真的死了怎么办?” 曾丝佳说,当时她第一时间闪过脑海的是,前一阵因琐事与父母吵架而冷战,她还没来得及向他们道歉。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
2025CICEE长沙工程机械展专题
bauma CHINA 2024上海宝马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