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 四大新兴产业开辟新兴增长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四大支柱产业之外,经开区人又瞄准了国内外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就业密集的大企业、大项目,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在经济发展中,抢抓机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加快产业结构调整。2006年,连续吸引了杰事杰、捷敏、住宅产业化等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入区,奠定了合肥经开区住宅产业化、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
为了培育新兴产业,合肥经开区人妙笔生花,书写“无中生有”大文章,引进宝龙达笔记本电脑、友达光电、联想合肥产业基地、航嘉电子、青雅液晶显示面板等项目。仅联宝项目2012年就带动15家配套企业设立运营基地,一个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迅速崛起,在智能信息和数字家电行业上目标直指“全球家电制造中心”。
2012年,合肥经开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同比增长近三成。现在,合肥经开区成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家电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笑傲江湖:安徽首个千亿工业区
作为安徽省首个千亿开发区,合肥经开区版图上可谓星光耀眼。2012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达到41家,其中产值超50亿元企业12家,分别比2011年增加8家和2家;海尔冰箱、海尔空调、联合利华、日立建机4家企业产值更是超过百亿元。2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此投资发展。在全市工业企业10强中,合肥经开区独占6席,全市工业发展主引擎地位进一步凸显。
工业体量大,科技含量高。合肥经开区,不仅拥有庞大的工业体量,更具高端的工业体质,杰事杰新材料、龙讯半导体、江淮汽车、合力叉车、合肥锻压这些有核心技术、具有国内最高技术水平的企业目前都集聚在合肥经开区。在许多行业和领域,合肥经开区都掌握了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合力、江汽、美菱、合锻、神马、神剑、中亚、万朗等多家企业在同行业中都处于国内第一的领先地位,主持和参与了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定。
如今,全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93家,省级以上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35家,其中国家级9家;充分利用区内17所高校资源,实现科技成果转化800多项,仅去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就达2140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已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近70%,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区工业经济的比重达到35%。
传奇二十年,辉煌工业路。随着纳威司达发动机、晶弘冰箱、大久保齿车、熔安重工、熔盛机械等支柱产业大项目的投产,合肥经开区的千亿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千亿家电产业基地、千亿汽车制造基地呼之欲出。未来,合肥经开区将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为着力点,探索并开辟出一条区域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道路。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
2025CICEE长沙工程机械展专题
bauma CHINA 2024上海宝马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