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施鼓励行业“由大变强”
装备制造业是保证国防工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工业,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主导性产业,具有超越经济价值的战略地位。同时,装备制造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在整个经济链条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安徽省芜湖市委书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产业,越是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的时候,越是需要一批自主品牌企业奋力崛起,扮演承载自主创新精神的重要角色。”
李卫华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应该积极加强对装备制造业的引导和政策性支持。他建议政府尽快建立重大工程、重点项目与装备制造企业沟通联系机制,适时向企业公布招投标计划,引导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参与研究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同时,鼓励支持装备制造企业通过联合攻关,合作开发等形式,参与国家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
在资金扶持方面,李卫华建议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实施更加积极的融资信贷政策,更加优惠的土地使用政策,更加倾斜的财税政策。如国产首台(套)增值税全额返还和购置全额抵扣,简化国产首台(套)认定程序,建立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风险补偿机制等。
“积极推进装备制造业技术革新。目前,装备制造业在生产线成本控制上进一步挖掘的空间有限,未来行业提升的关键在于产品创新和提高附加值。”李卫华建议对于有实质性产学研结合的联盟给予科研经费补贴,推动企业加强横向技术联合,提高行业关键技术研发能力。
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大多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企业间还没有形成优势互补、互为支撑的合力。因此,李卫华建议加强装备制造业优化整合。政府应该重点扶持一批装备制造领域的骨干企业,加快各类装备制造企业兼并、联合、重组步伐,整合社会资源,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
“鼓励装备制造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由单一设备供应商向提供成套设备、安装工程和售后服务转变,不断提高装备制造企业服务在销售收入中的比例。”李卫华建议,加快装备制造企业由生产制造向复合发展转变;支持中小企业与骨干企业建立配套关系,发挥专业化生产优势,向辅机配件专业生产厂商转型,形成一批社会化分工、专业化生产、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集群。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
2025CICEE长沙工程机械展专题
bauma CHINA 2024上海宝马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