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年增长30%,累计安装量已达5万台。2010年开始,中国工业机器人需求激增,较2009年增长了1.71倍,当年工业机器人保有量达到52290台;2011年销售量约22600台,同比增长51%。增速继续保持世界之最。预计,2014年我国需求量将达到32000台,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需求国。
中投顾问机械行业研究员李文倩认为,工业机器人制造在我国市场已经从初期混乱的萌芽状态走出,逐渐形成一定规模,现在是行业规范、龙头企业出现的最佳时机。以我国目前工业发展速度以及劳动力的发展走向来看,工业机器人的前景十分看好。相关政府部门应就行业发展及早拟定发展目标、发展规划,遵从科学发展规律对行业进行引导,避免低端产能过剩等代价重大的恶性事件发生。
中国机器人市场的行业规范应及时出台。目前机器人制造行业尚未出现相应规范,甚至政府方面还没有对应的主管部门,机器人行业协会组织更是“新鲜事”。没有专门跟进行业发展的部门及组织,行业现况无法及时向社会披露,行业弊端也得不到及时解决。因此,成立专门对机器人行业进行监督监管的部门或机构是当务之急,而制造行业中必不可少的产品质检细项、知识产权保护等规范也应由该类部门推进。
扶持龙头企业是奠定行业基础的必要举措。国内机器人企业超过60家,但是企业规模偏小,并且发展现况、产能水平都差强人意,与欧美等国家以10几家企业满足其国内需求的情况相距甚远。国内市场已经遭遇瓶颈,相信龙头企业崛起是突破瓶颈、规范行业结构的有效步骤。相关部门应对此加大重视,照搬中航工业的重组模式鼓励机器人行业重组资源未尝不是一个办法。
中投顾问《高端装备竞争情报分析及点评》指出,目前,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应用在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化工、机械、金属加工等领域,其中,汽车零部件和电子电器占据半壁江山。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在2011年曾宣布,未来几年将装备100万台机器人以替代生产线非技术工人。在人力成本上升的大背景下,工业机器人前景诱人。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
2025CICEE长沙工程机械展专题
bauma CHINA 2024上海宝马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