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赴美投资方式选择绿地投资还是跨国兼并,《指南》认为,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综合比较,绿地投资的程序相对简单,能够带来新的生产能力、税收、就业岗位,往往容易受到东道国的认可,但对投资者资金实力、跨国经营和市场开拓能力等有较高要求。跨国兼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取技术、客户、品牌等关键资源,但并购项目需要经过联邦层面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或反垄断部门的审查。
《指南》特别提示,中资企业赴美投资时,由于当地媒体对中国的负面报道较多,中资企业可利用美国公关公司的人脉优势,直接与美政界、媒体等沟通,同时尽量采取本土化管理,加大对当地公益事业的投入等等,这样会大大提高投资项目的成功率。
此外,美国人更崇尚个人权利的保护和个人观点的表述,谦虚、忍让在美国并不像在中国这样被视为美德,中国企业一定要恰当地表现出自信与自我,方可得到尊重。
欧 盟:警惕“大门开、小门关”
《指南》认为,一个拥有5亿多消费者的统一市场,经济与政治环境总体稳定,法律法规完善透明,一流的现代化基础设施,高水平的劳动力素质和科研能力,产业群聚优势等是欧盟吸引外资的最大魅力。在世界经济论坛《2011~2012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欧盟27国普遍排名较高,其中瑞典位居第三。
化工、医药、航空、精密仪器等高端制造业,以质优价高、高科技含量等优势成为欧盟的特色产业。2011年,欧盟人均GDP高达2.52万欧元,GDP总量为12.6万亿欧元,比美国高出六分之一。
近年来,中国一批有实力的大企业开始在欧盟主要成员国投资,如吉利收购沃尔沃,TCL收购施耐德,中远集团在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口斥资收购集装箱码头,上汽集团在英国设立研发中心等。中国企业对欧盟投资存量最多的成员国主要有德国、英国、法国、瑞典、西班牙、意大利和波兰。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1年末,中国对欧盟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超过202亿美元。
根据《指南》,中国对欧盟投资的有利因素主要包括,受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影响,欧盟成员国普遍存在资金短缺、投资乏力等问题,整体对外资持开放态度。相比之下,环保、劳工成本高是赴欧投资的主要不利因素,例如欧盟对外资有“大门开、小门关”的现象,内部存在诸多限制,建议有意赴欧投资的中国企业先期聘请当地律师事务所或咨询机构进行充分咨询和调研。
据统计,目前中国对欧投资主要分布在制造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等领域。《指南》建议,中方投资者要把目标集中到当地发展上,尽快熟悉成员国及欧盟的法律环境,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搞好国际化、本土化经营,尽量使用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此外,在解雇员工时,更要严格谨慎,以避免法律纠纷。
《指南》提醒,中国在欧企业尚未在欧盟层面建立统一的商协会,但中资企业在欧盟成员国内组建了商协会,通常成员国中资企业协会秘书处设在担任协会会长的企业内。此外,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在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比利时均设有办事处。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
2025CICEE长沙工程机械展专题
bauma CHINA 2024上海宝马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