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有机组合”
“加快市政配套、环境建设,加快集聚产业龙头项目和创新创业人才,打造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有机组合的综合性、枢纽型、现代化滨海新城。” 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表示。
毗邻洋山港、浦东国际空港,具备国家级保税区等诸多政策聚焦,集港口、铁路、口岸码头、内河航道等各种物流和立体交通配套体系于一身,良好的大件物流运输条件是临港产业区极大的优势。
一张连接国内外、辐射力强大的物流服务网络切实增强了装备制造业基地整合国际国内供应链的能力,有效降低了其运输和采购成本。但它的区位优势在规划初期仅是网住了产业项目。
产业区发展至今,单一围绕产业运转的不足逐渐凸显。“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概念的提出将“人”置于了园区发展的又一中心。舒适生活、绿色生态是定位于建设多功能一体化产业园区的临港急需纳入的要素。
将临港产业区打造成人才特区、上升为一座综合性的产业新城。目前,上海第六人民医院,上海中学,上海外国语学院附中、附小已迁入园区。临港与周边四个镇建立起分城区,共同规划了66万平方米的公租房,首期25万平方米已经动工。届时,企业员工每月只需支付几百元便可入住,十年后,还可视情况作为奖励让员工购买,并给予产权。
临港产业区在加快与主城区产城融合的同时,更加专注于产业区内的产城融合,区内一个总建筑体量达到200万平方米的生活商业社区正在规划中,届时可以营造宜居生态的生活环境,真正起到稳商留人、强商引人的作用。
“十二五”期间,上海城市建设的重心将向郊区转移,拟在上海中心城区和周边长三角地区的城市中间地带形成“郊区新城群”,而临港新城就将集聚80至100万人口。据悉, 临港的产城融合已加速城乡融合。当地居民储蓄较2003年攀升10余倍,从“泥城”考出去的大学生,现在也陆续回到临港就业。
“临港地区是上海未来发展的重点,我们要加速开发,大力推进,使临港的开发建设成为提振上海发展信心的亮点。”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于调研时坚定地说道。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
2025CICEE长沙工程机械展专题
bauma CHINA 2024上海宝马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