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往年相比,本次展会中国企业的参展数量增多,品种更加丰富,水平更加接近世界领先企业。柳工市场部韦经理说,我们在大型工程机械上并不落后于国际领先水平,主机不敢说,至少在配件和普通机械上已经和国外的产品不相上下。
中国企业集体参展,主要目的是为了打出“中国制造”的品牌效应。从而更好地吸引国外客户、国外经销商,通过参加国际的展会,全面参与国际销售、研发和技术合作。
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与国内同行不仅有竞争,而且在合作。通过参加国际展会,可以有效推动国外客户认可中国品牌,加强对目标市场,尤其是中东及非洲市场的辐射作用,上规模、上效益,并从整体上大力推进中国品牌的提升和企业国际化。
柳工的韦经理说,这是自己第二次来参加法国国际工程机械展。记得2006年第一次来这里参展的时候,柳工只在很偏远的角落有一个小小的展台,当时只带来一台挖掘机和一两台主机,那时参展更多的目的是学习和观摩。而今天柳工带来了包括旗下主流产品和收购波兰的雷塞特公司的50多台机器,展区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门类齐全,质量优越,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在数量上,都已经与国外同行平起平坐。
看到今天的成绩,不能不说到过去的辛酸。国内重型机械制造业经历过好几个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初期,那时国内处处开工建设,国内各大重工企业的产品供不应求,十分红火;但初级发展阶段的红火使得中国重工企业放松了对研发和国际先进技术学习的动力,这直接导致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外先进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后,我们一下子被人家打得溃不成军,国内挖掘机市场份额一度被外国企业占据超过90%,当时国产企业加起来的市场份额不超过5%。
痛定思痛,教训过后,国内各大企业无不加大了研发投入。十年磨一剑,现如今,中国挖掘机市场中国产品牌已经恢复到40%的占有量,而且随着性价比和营销网络的扩大,这个比例份额还在不断提高。
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是未来世界机械工程领域争夺的焦点,仅2011年一年,全年有接近一半的装载机和挖掘机在中国生产制造。目前所有的国际大牌都在国内设厂开工。而三一重工、柳工等中国企业也开始走向国外。
相较外国企业而言,中国企业在拓展国际市场上较为谨慎,在整个行业大踏步前进的情况下,中国企业恪守着自己稳中求进的总体战略,目前“金砖国家”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中的主攻方向,对于欧美等产业发展较为完善、市场准入条件诸多的国家地区,则主要采取合作、收购的稳健方式。
2012年伊始,好消息相继传来。2月,柳工股份公司与波兰工程机械企业Huta Stalowa Wola公司(简称HSW)签订《有条件收购协议》,柳工收购HSW下属民用工程机械业务单元及其全资子公司Dressta100%的股权及资产,并拥有Dressta的全部知识产权和商标。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在波兰最大的投资项目,也是柳工目前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
4月17日,三一重工收购全球混凝土机械第一品牌德国普茨迈斯特(俗称“大象”)100%股权,项目完成后,三一重工稳坐全球混凝土机械第一的宝座。
4月21日,徐工宣布收购全球著名的混凝土成套设备领导者德国施维英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施维英),目前所有协议均已签署,双方正加紧进行项目申报工作。通过此次收购,徐工集团将控股施维英。
至此,中国最著名的三家机械制造商都通过海外收购获得欧洲的合作伙伴,拥有了完善的配套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从而可以快速建立欧洲生产研发基地并节省大量物流费用。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
2025CICEE长沙工程机械展专题
bauma CHINA 2024上海宝马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