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之困
核心配套件技术的缺失一直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难言的痛。《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出,我国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关键配套部件主要依靠进口,平均每吨价格超过8万美元。例如传动部件、控制元件、柴油发动机及关键液压件严重紧缺,能力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反差强烈,从而影响了我国工程机械向高端技术产品的发展。而国内配套的零部件供应商受技术之困,难以满足主机厂的产品要求。
在过去5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高达20%以上,但是这个行业七成的利润都贡献给了外资高端零部件配套商,中国主机生产企业赚取的只是微薄的利润而已。
在工程机械零部件领域,大部分利润都被高端零部件配套商占据,中国工程机械零部件企业的产品难以满足国内主机厂的产品需要。以液压为例,日本川崎和德国博世力士乐几乎垄断了中国中高端液压件市场,还携技术以自重,抬高价格。
而工程机械最大细分市场的挖掘机市场中,国产挖掘机的发动机几乎被美国康明斯、日本五十铃、洋马、久保田所垄断。核心配套件缺失意味着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被外资企业锁喉。
虽然国内整机厂一直在核心配套件上寻求技术突破,但是在液压泵等几大主要核心配套件领域尚与外资企业有很大的差距。为此,国内的主机厂开始寻求通过海外收购来获得核心技术。
业内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中联重科收购意大利混凝土机械巨头CIFA,柳工收购波兰HSW公司,以及近期传得沸沸扬扬的徐工集团收购德国著名工程机械公司施维英,都是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基于技术需求和市场地位做出的战略性举措。
就在国人欢喜雀跃,国际三大混凝土机械巨头将尽入中国囊中时,清醒的业内专家提醒:国际巨头绝不会把工程机械行业最核心的配套件企业及其技术出售给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可以买到的大多是核心配套件方面处于第二,第三梯队的外国企业。
未来在国内市场进入平稳发展期后,外国工程机械企业将加速扩大在华投资规模,国内一些中小工程机械企业将面临被收购或者破产的命运。而存活下来的工程机械企业将与国际巨头在自家门口进行短兵相接的白刃战,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是否像过去数年那样在国内市场继续拔得头筹值得关注。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
2025CICEE长沙工程机械展专题
bauma CHINA 2024上海宝马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