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并购需加强风险防范
“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海外并购就已逐步成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虽然不乏成功案例,却也着实败多胜少。”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告诉记者。
早在2004年10月,上汽集团以5亿美元的价格高调收购了韩国双龙48.92%的股权,但此次收购一度导致双龙员工的罢工潮。
几乎与“前辈”的遭遇如出一辙,在此番柳工完成对波兰HSW工程机械业务单元的收购前,2011年6月,受当地负面报道影响,HSW企业工会对中国企业的信誉产生了怀疑,要求广西柳工保证员工未来5年的工作合同,并给HSW的所有员工涨薪5%.但是,广西柳工只同意保证HSW员工3年的工作合同,并涨薪3%.双方一度在此问题上僵持不下,收购被迫暂停。
此后的2011年12月,柳工终于与波兰HSW工会就社保问题达成共识,柳工将保证HSW员工未来四年半的工作合同,并涨薪3%.双方于12月7日在波兰举办社保协议签署仪式。
分析师认为:“这说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经验越来越丰富,而之所以有这些失败的案例,才意味着管理层提出加快与重要经贸伙伴的投资保护协定谈判,消除市场准入障碍,强化投资权益保护;加强对企业的风险提示,完善境外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指导企业应对海外反垄断审查和诉讼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应该允许一些失败的存在”。
投资必定伴随着风险,并购不等同于收益。尽管现在中国企业对并购的理解与认识已趋于成熟与理性,但风险依旧存在,并购仍需谨慎。业内人士表示,世界范围内的企业,成功的收购案例并不多。我国工程机械企业一定要明确目标:为什么需要那个企业,能不能控股,资金问题能不能解决等都要考虑。所以,海外公司的收购要慎之又慎,尽可能地规避风险,才能真正做大做强。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
2025CICEE长沙工程机械展专题
bauma CHINA 2024上海宝马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