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的“创新因子”,在港机成立之初,就已深深扎根其中。自第一台正面吊开始,到世界最大组合正面吊研制成功并销往美国;从世界首台跨栏双箱堆高机交付客户使用,到三一场桥、岸桥、门座的相继诞生,创新助力三一港机“纵横驰骋”。
而这样的创新“好戏”,在三一港机连连上演。
开发数字化样机 缩短产品设计周期
“通过使用数字化样机专家系统,可以在一星期内完成场桥新订单产品设计、有限元分析及动力学仿真分析。”港机数字化所张学文告诉记者,相比传统的设计方法,数字化样机将原来的设计周期由5周缩短至1周,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填补了行业空白。
场桥(又称门式起重机)是港口、堆场常用的起重设备,广泛应用于各港口货物的起重、运输作业中。传统的场桥设计是根据客户提供产品技术参数要求,进行总体方案设计,而客户每订购一台,其要求并不一致,每台产品都需要重新设计。这种订单式小规模配置设计不仅开发设计周期长,而且装配生产难度高,设计成本居高不下。
港机数字化研究所接到研发任务后,通过拜访资深专家、请教高校教授,不到10个月,成功开发出场桥数字化样机专家系统,将设计周期由五周缩短至一周。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对港机数字化样机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三一港机总经理彭国成连续两次奖励数字化所团队。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
2025CICEE长沙工程机械展专题
bauma CHINA 2024上海宝马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