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合适的海外收购目标,并且被收购目标与企业自身发展有着较高的战略匹配度,那么自主品牌就应该进行尝试海外并购。”王金富说,“通过海外并购获得成熟的品牌和技术,可以让自主品牌在短期内生产可信度较高的产品,有利于产品和品牌形象的提升。当然,也不能放弃在核心技术方面的持续投入以维持企业中长期的竞争力优势。”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通过并购、重组等多种不同的扩张途径盘活或放大国内外存量资源,可以实现投入少、见效快、补短板、强强项的目的。”王金富认为在把握好形势的前提下中国企业可以努力走出去,充分发挥企业资金优势进行海外并购。
不过,对于海外并购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王金富认为企业也不能大意。他强调,对于一些国际化运营经验并不丰富的企业来说,聘请专业化的团队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预防和化解风险显得十分重要。另外任何企业的海外并购都要符合自身的发展战略,最好能够实现优势互补。
“在并购成功之后要注意对企业的运营整合,通过有形与无形价值链的有效整合,快速形成良性互动,应避免出现‘父与子’的傲慢偏见,以免让对方员工产生抵触情绪,应该秉承学习交流的心态,达到文化上的融合,只有这样才可能发挥出最大的协同效应。”王金富告诉记者。
自主创新能力比赚钱更重要
同时,王金富认为,机械装备和汽车行业通过对外合资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放在比赚钱更加优先的位置考虑。
王金富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路径日益清晰、欧债危机蔓延、美国复苏乏力、中国企业日益发展壮大的背景下,中国机械装备与汽车企业的海外合作,现在正面临非常好的机会。”
他认为,某些领域曾经是小学生的中国企业,在并购了有辉煌历史的世界领先企业之后,虽然企业规模得以急剧扩张,利润水平也大幅度提高,品牌知名度也相应提升。但是,并购后的汽车企业,跟顶级巨头仍然相距甚远。“只能说,并购与对外合作是企业发展和扩张的大马力助推器。”王金富表示,“但是,现在,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通过并购、战略联盟等外延扩张手段,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快速提升。”
王金富提出:中国企业应当通过对外合资合作,吸收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企业先进的理念技术,研究并引进被并购领先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方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以自主创新、自主研发为核心,推动企业技术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致力于成为具有强大自主创新能力的经营主体。
同时,王金富呼吁国家应全力支持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活动,提供技术和产品开发与升级的公共平台,例如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国家可以考虑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并购与整合液压电控、变速箱和发动机等核心技术资源;支持自主品牌龙头企业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订;促进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在政府采购中,重点向自主品牌产品倾斜等。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
2025CICEE长沙工程机械展专题
bauma CHINA 2024上海宝马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