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本“3·11”大地震满一周年,武汉招商人员明显感觉:近一年来,日资企业产业转移速度加快,武汉抢抓机遇,推进工业倍增计划,迎来机械制造、软件研发外包、节能环保、建筑机械等四大行业日企业入驻。
据统计,2011年,日本企业近5亿美元投向武汉,同比增长205.6%。目前,已有222家日企进驻武汉,投资总额逾64亿美元,日本成为武汉最大的贸易与投资伙伴国。
今年,日本企业身影更频繁出现。上月,三菱商事刚刚在汉设立华中首家分公司,此前,仅用了9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从研究、决策到分公司成立的全过程。创造了外资企业在汉开公司的时速纪录。去年,汉南区揽下8个广东沿海产业转移的汽车零部件项目,几乎都是承接日本产业转移。
东湖高新区招商局副局长王意舒分析,机械制造,尤其是汽车制造是日本的长项,而全球最大的一个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就位于日本震区。
去年的大地震中,日本很多机械零配件厂遭淹,武汉东风本田厂受其影响,其龙头车型CR-V不得不从2011年4月开始减产,工厂一度“开三休四”,一直到7月左右才恢复生产。
整个产业链受到威胁后,日企开始认真考虑产业转移问题。
王意舒透露,其实,泰国也是日本机械零部件比较看好的地区,可惜,去年泰国发水灾,很多企业也打消转移的念头。转向中国。
此前,日本企业已经完成了在中国第一轮布局,多数资本投向沿海地区。不过,沿海城市的用工成本,包括人工、水电等一再增高。而武汉产业基础良好、市场巨大、物流业发达,成为日企进军的优先目标,诱发日企第二轮布局。
软件外包中,很大一部分是灾备中心、呼叫中心,需要选择自然灾害不多,人力成本不高的地区。武汉正属于地震不沾,水灾难犯的地区。
节能环保产业,如垃圾、污水处理等,在日本属于技术高,市场饱和的状态,而在中国中部地区,随着“两型社会”的建设,这些技术大有用武之地。
日本日工株式会社是个有82年历史的企业,是目前日本国内混凝土机械最大的制造商,市场份额位居首位。眼下,日工与山推集团携手,在东湖高新区成立合资公司,产品即将销往俄罗斯。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
2025CICEE长沙工程机械展专题
bauma CHINA 2024上海宝马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