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增长低迷,整个行业面临重大考验的背景下,长垣起重行业吹响“转型升级号角”。
4月14日,笔者来到长垣产业集聚区,感受这火热的发展场面。
笔者在河南东起集团了解到,在整个行业低迷的局面下,该公司却连年保持2位数的增长,取得令行业瞩目的好成绩。
董事长王立建说:“其他企业是市场领先,我们是产品领先!在技术创新上大力投入,不计成本,如今不想赚钱都难。”
长垣起重—作为河南最成功的“产业名片”,2014年全部企业年营业收入为450亿元,从业人员8.13万人;实现税收收入5.88亿元,整个行业已具有年产起重机械30万台、起重配件165万台(套)生产能力,中小吨位起重机占全国市场份额65%以上,入驻生产性企业346家,配套产业经营性商户、门店900多家。
“虽然行业规模大,但是在转型升级上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先人一步。”长垣县委常委、集聚区常务副主任夏治中说。
夏治中介绍,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火热发展态势下,长垣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起重机械产业的“转型升级”,设立了2000万元的重组担保基金、1000万元的转型升级专项基金、5000万元代建周转资金,使整个产业实现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粗放型管理向精益型管理转变、要素驱动型发展向创新驱动型发展转变的“三个转变”。
“转型升级”不但政府倡导,企业也高度重视,全力投入,卫华集团专门制定了涵盖产品、技术、品牌、产业链等六大方面的升级计划;河南矿山集团在消化、吸收国内外起重机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制造技术的基础上,全力对电动葫芦,单、双梁起重机进行改型设计,与国际同类产品接轨,已占市场高点。
笔者在企业看到,不间断的技术创新使以前笨重的起重机变得小巧、运行更加稳定、外形更加美观。
“近三年,长垣县准备打造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企业5家,超100亿元的企业1家,进一步奠定我们在全国同行业的核心地位。”夏治中说。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
2025CICEE长沙工程机械展专题
bauma CHINA 2024上海宝马工程..